微量采血管使用方法

作者:长丰医疗 浏览量:65日期:2024-12-30

    一、准备工作

    1. 检查采血管

    在使用微量采血管之前,需要仔细检查采血管的外观。查看采血管是否有破损、裂缝或者任何可见的缺陷。如果采血管存在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血液泄漏或者样本受到污染,所以有问题的采血管绝对不能使用。

    确认采血管上的标识清晰可辨,包括采血管的类型(例如,有的用于血常规检测,有的用于凝血功能检测等)、有效期等信息。这有助于确保采集的血液样本能够被正确地用于相应的检测项目,并且不会因为使用过期的采血管而影响检测结果。

    2. 准备采血工具

    除了采血管,还需要准备配套的采血针。采血针的规格要适合微量采血管的使用要求,确保采血过程顺利且安全。采血针应保证无菌,避免在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菌等微生物,导致感染风险。

    同时,要准备好消毒用品,如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这些消毒用品用于在采血前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二、采血部位选择与准备

    1. 部位选择

    常见的微量采血部位为手指末梢。一般选择无名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为宜。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相对神经分布较少,采血时疼痛感会相对较轻。而且手指末梢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能够保证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样本。避免选择手指的指尖部位,因为这里的神经末梢更为密集,采血时会非常疼痛,并且可能影响采血后的愈合。

    在特殊情况下,如婴儿或幼儿,也可以选择足跟内侧或外侧作为采血部位。不过,对于这些特殊部位的采血,需要更加谨慎操作,并且要根据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

    2. 准备采血部位

    选定采血部位后,用消毒棉球以采血点为中心,按照由内向外的方向进行螺旋式擦拭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一般应在3 - 5厘米左右,以确保采血部位周围足够的皮肤区域得到消毒。

    消毒后,让采血部位自然干燥。不要用嘴吹干或者用未消毒的物品擦拭,以免再次污染采血部位。

    

    三、采血过程

    1. 安装采血针

    将采血针正确安装到采血装置上,确保采血针安装牢固,避免在采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针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采血的顺利进行,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

    2. 穿刺采血

    手持采血装置,使采血针与采血部位的皮肤呈合适的角度。对于手指末梢采血,通常采血针与皮肤呈约30 - 45度角。轻轻刺破皮肤,穿刺速度要快,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当采血针穿刺进入皮肤后,血液会自然流出。将微量采血管的管口靠近血液流出部位,采血管中的负压会自动将血液吸入管内。在采血过程中,要注意采血管的位置,保持管口始终低于血液流出部位,防止血液逆流,避免血液样本受到污染或者形成凝血块。

    如果血液流出不畅,可以轻轻挤压采血部位周围的组织,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样本,影响检测结果。

    

    四、采血后处理

    1. 止血

    采血完成后,立即用干净的棉球按压在采血部位上进行止血。按压时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一般按压时间为3 - 5分钟。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到出血完全停止。

    在按压止血过程中,不要频繁查看采血部位是否止血,以免破坏刚刚形成的血凝块,导致再次出血。

    2. 处理采血管

    将采集好血液样本的微量采血管轻轻颠倒几次,使血液与采血管内可能存在的抗凝剂充分混合(如果采血管中含有抗凝剂的话)。这有助于防止血液凝固,保证血液样本在运输和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采血管上标注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采血日期和时间等。准确的标注信息对于后续的检测和结果识别非常重要。标注应清晰、准确,避免因标注不清而导致检测错误或者样本混淆。

    将采血管妥善放置在特定的容器或架子上,按照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保存和运输,确保血液样本在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之前质量不受影响。

    3. 处理采血用品

    将使用过的采血针放入专门的锐器盒中,避免采血针误伤他人或者造成环境污染。锐器盒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用过的消毒棉球等其他采血用品也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遵循相关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以保障环境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


推荐资讯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0-1234-5941 180-1234-5744

微信咨询
江苏省长丰医疗实业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